MARKOR-CSR

離開華為追尋内心的答案

2016-02-08

1983年出生的楊媛媛,2008年從西藏大學研究生畢業後便進入華為從事手機界面設計的工作,小有成績,标準都市白領。2014年7月請假一個月參加美克美家新通道花瑤花工作營後便辭職,重新回到西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專注于中國鄉村社會創新方面方向的研究。

楊媛媛在研究生時期的研究方向便是地域性非物質文化與社會創新的研究,畢業後雖然已經在華為工作但是仍一直關注該領域。在2009年得知其導師季老師去通道開展項目便向公司請假一個月來到了通道,從那時起她對整個通道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與通道結緣。

楊媛媛和當地的織娘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記者:為什麼在2014年參加完通道項目後便立刻辭職?

楊媛媛:離開華為并非突然的決定。其實應該講是思考了很長時間後做出的決定。總體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就是在華為待了6年,覺得生活應該要有一些變化。另一方面是對項目的濃厚興趣,感覺這件事情非常有意義,季老師也多次跟我談到希望我回來,或者希望能參與,自此便在心中萌生了深入參與項目的念頭。2014年7月時,因為深入參與通道項目便會和工作時間産生沖突,我當時就提了離職,但華為給我特批了一個月的假,讓我先去深入了解後再重新思考是否要離職,給了我一個月的時間反複思考,對此我也很感謝。

記者:該項目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或者說作為一個設計師,是不是能夠重新激發你對于設計的靈感和生活的豐富性?

楊媛媛:通道當地無論是建築還是傳統手工藝也好,都保留的比較完整,也能夠接觸到更多很有價值的傳統文化,但是這些都還是浮于表面的一些收獲。深入參與到項目中後,最打動我的是該項目中關于中國鄉村建設的設想,我們預計幾年之後将會有越來越多人返鄉,新的鄉紳階層将會出現,那麼到那時中國鄉村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是否可以建設的比城市更加吸引人等等,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課題。

可能目前大家談論的都是中國鄉村正處在一個走向衰落的狀态,但是實際到了通道後我看到雖然他們物質生活并不富裕,但是精神世界比我們更為富足,當地侗族獨特的鄉村生活方式和文化是我們沒有接觸過的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比如從當地的建築來看,村裡還保留着風雨橋、鼓樓等非常完整的公衆性建築,這些古建築至今仍影響着他們的生活。在當地大部分家庭客廳并不像我們所認知的那樣,需要擺放沙發或者電視機。這并非受物質條件的影響,而是他們覺得看電視去鼓樓跟大家一起看便好了,沒有一個人在家裡看電視的習慣。

冬天大家就圍坐在鼓樓裡烤火一起看電視打牌,夏天就躺在風雨橋的長凳上或是睡覺,或是聊天,所有的公共設施大家都非常自覺的維護,鄰裡間的互助和互動很融洽。這正是現代大都市所缺乏的一種生活方式,我們逐漸意識到:像通道這樣的中國鄉村裡,有很多城市裡沒有的資源和氛圍。當然通道也面臨很多現實的問題,和其他中國鄉村一樣,面臨着村子隻有留守兒童、老人的結構狀态,面臨一些傳統文化,傳統手工藝沒落等我們項目希望能夠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斓裡放歌

記者:在項目中你具體負責的是什麼工作?

楊媛媛:去年因為我是從華為請假單獨參與項目,臨時加入了産品組,也做了一些産品,如用當地的原材料做一些木皮燈或者是一些廢舊材料的再設計,期間我也跟其它組做了紡織品、侗錦方面的相關研究。後來回學校後就開始負責設計工作室的組建和品牌包裝、産品設計等等。

記者:造成社會問題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同時也是極為複雜的,是什麼帶給你自信讓你覺得自己或者設計師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楊媛媛:在去年項目中我們團隊一個成果就是基于當地侗錦的手工藝來做了“梭說”品牌,在做的過程中我想萌生一個想法:設計不應該僅局限于産品本身,還應該考慮産品背後的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物的關系。應該告訴消費者所購買的手工織品是哪一位織娘織的,她有什麼想法,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等等。因此當時我就去收集那些織娘的故事,針對每一個人做一個小小的采訪,在采訪過程中不少織娘首先表示很開心能夠重新撿起很久沒用的手藝,然後就問我們會不會繼續做下去,如果我們可以繼續做下去,她們就把在外打工的姐妹們叫回來,工錢比在外面打工少一點也沒關系,大家都不願意離開家人背井離鄉。當時我便很直觀的體會到項目的價值,不僅是激發了我個人的創作靈感,也感受到身上所背負的期望和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責任。要做好這些事必然是複雜和困難的,但是我們沒有想那麼遠,就想着能通過設計先改善一小部分織娘的生活,吸引一小部分人返鄉也是有意義的。

記者:季老師曾談到這個項目有一種特殊的魅力和吸引力,你怎麼評價?或者項目帶給你了什麼收獲?

楊媛媛:這個項目堅持多年也是因為它有一種特殊的凝聚力,我看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我們的項目産生了興趣,并積極的以各種方式參與進來。每個參與項目的成員都是自發性的而且不會太考慮自身利益回報,大家隻會考慮我做這些有沒有用,在當地能不能實際解決問題。

設計師還是要追求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價值。在設計界也有個探讨叫“Design for the other 90%”(為90%的人設計),因為現在的設計受市場驅動,通常還是為在金字塔頂端的10%人服務,同時設計也隻是為不到10%的發達地域服務。但是設計服務應該普惠到各個階層和地域,如農村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他們的生活上存在更多問題,擁有更少的社會資源,那麼有多少設計是為他們服務的呢?年輕人都去了城市打工,農村在衰落,那麼設計能不能為地域振興做出實際的貢獻,為他們返鄉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呢?基于這樣共同的目标将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和志願者彙聚起來,進行溝通探索是一件非常享受而且很難得的機遇。

雖然很多事情不能靠設計師單獨去完成,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幫助貧困地域設計一些産品,而這個産品區别于傳統的設計訴求,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社會創新的手段和工具。通過逆向思維:不是以市場消費為第一主導,而是發現和挖掘當地的資源(傳統文化或者地方特産),并思考這些地域資源如何通過設計進行轉化,和外界市場需求更好的結合,所做的産品能給當地帶多少利益,對當地文化是否能夠起到正向激勵等現實問題。這樣既是給設計界帶來了新的原創内容,保護了傳統文化,使其得以傳承和創新,也幫助改善了一部分群體的生活。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有價值性的事情,也帶給我對設計的更深層次的思考。

filbook.com shyebr.com fotonhj.com
XML 地圖